海西历史悠久。古为西羌地,两汉时今海西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若羌国”。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置西海郡,今海西东部属之。王莽末郡废,复为羌地。东晋后期,今海西西部为吐谷浑属... 查看更多+

昆仑山,是神话传说的摇篮,是道教的发源地。传说昆仑山是众神聚居之地,昆仑山神是西王母,西王母居住的“瑶地”距格尔木南250公里,在昆仑山公路垭口右侧约60公里处,海拔4300米,湖面积60平方公里,最深处100多米... 查看更多+

都兰县发现热水墓群内陵园规模最大墓葬 查看更多+

国内最大熔盐槽式集热器原型机在德令哈市试制成功 查看更多+

云游海西

简介 格尔木市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格尔木

格尔木市的蒙古族以“那达慕”盛会规模大、活动内容丰富、参加者众多而成为传统节日之一;传统习俗中,主要是人在一生中要过三大喜事,举行“婴儿洗礼”、“剪发礼”、“结婚仪礼”,还有祭火、祭天、祭山、祭敖包等一系列祭祀活动和习俗。藏族的文体习俗有赛马、赛牛、藏棋、对歌、拉伊、藏舞、藏戏、藏历等。藏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掸尘、除夕、送年、中秋节等。市区居住的回族,每年举行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三大节日。

简介 德令哈市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德令哈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老久远的怀头他拉岩画、一咸一淡生态各异的“情人湖”-托素湖和可鲁克湖等特色旅游景点吸引着八方游客。当代著名诗人海子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诗篇,让德令哈充满诗意,“现代诗城、浪漫之都”的文化品牌日益彰显,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

简介 茫崖市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茫崖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简介 都兰县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都兰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东南方,地理坐标东经95°34′一99°40′北纬35°20′一37°22′之间。县境以东为海南州共和县和兴海县,以南是玉树州曲麻莱县和果洛州玛多县,西接格尔木市,北临德令哈市,东北连乌兰县,西北临大柴旦镇。1990年,都兰县境域东西长31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全县国土资源面积为49733平方公里,至2000年,青海省各州县市勘界工作结束后,都兰县国土资源面积为45270平方公里。古之都兰,曾为南丝绸之路要塞,今日都兰系西宁等地通往西部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的必经之路。

简介 乌兰县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乌兰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

简介 天峻县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天峻

天峻县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北州祁连县和刚察县,南接海南州共和县和海西州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交界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是青海省主要牧业县之一。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42〃—99°41′48〃之间,北纬36°53′—48°39′12〃之间。天峻的地形地貌可概括为:六大水、五大山、丘陵沟谷间平原,大小河四十三,湖泊沼泽连冰川;中部高,两头低,东南宽西北窄,形似楔;海拔高,气温低,降水时间不均匀。全县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5%,其中可利用草场占总面积的50.1%。全县最高海拔5826.8米,最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全年平均大风天数97天,农作物不能成熟,畜牧业是全县的基础产业。

简介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茫崖市 都兰县 乌兰县 天峻县 大柴旦行委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辖区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2平方公里,是上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设3个工行委(辖2乡2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汉、蒙、藏等35个民族,总人口30万、城市人口占90%以上。格尔木地处进藏入疆、通甘联川的交通要道,其区位、战略地位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有:地理区位优越。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通过交通网线,北达甘肃敦煌,南通西藏拉萨,西接新疆若羌,东至省会西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地处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内,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全市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万人。近年来,德令哈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四地一体系”建设重大要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 德令哈文化多元、风光旖旎。德令哈地处青海省中北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南“丝绸之路”主要驿站、古羌属地、雪山牧场,也是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全市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现居住在德令哈地区的蒙古族为厄鲁特蒙古禾硕特部(西蒙古)首领固始汗之后裔。多年来,经过设立农场、支边移民、整体调庄、企业落户等人口迁徙和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德都蒙古文化”和“农垦文化”,打造了国家级柯鲁柯农垦文化特色小镇。德令哈兼有山川湖盆河多样化的地貌特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古柏蓊翳的柏树山、神秘莫测的“外星人遗址”、古...

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建政于2018年,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区域面积4.9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区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青海油田原油开采中心,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现辖花土沟、冷湖、茫崖三镇,共有3个牧业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为5.4万人,常住人口为1.87万人,城镇化率为100%,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23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冷湖火星小镇纳入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上下呈现出积极建设青藏高原特色石油新城的新气象、新风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310千米,南北宽180千米,总面积4.52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1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辖4镇4乡,106个行政村。公元4年(汉文帝元始四年),都兰属汉朝统辖。 公元四至七世纪,是鲜卑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后被吐蕃兼并。 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都兰始归中央王朝版图,为东蒙古诸部、和硕特西右后旗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设置都兰理事公署,隶甘肃省西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为都兰县。 1949年,都兰解放,成立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2年,改设都兰自治区。 1953年、1954年,先后易名为都兰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联合自治区和都兰蒙古自治区。 1955年,改为都兰县,驻地由原香日德地区迁至现察汗乌苏镇。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全县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9万人,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汉、蒙古、藏、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31℃。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县城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兰西拉光缆、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和110千伏、330千伏、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横穿境内。

天峻县建政于1954年,地处青海湖西北部,祁连山南,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汇处,是海西通往东部的门户之一。县域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现辖三镇七乡,总人口2.4万人,因境内有环青海湖第一名山“天山”,故名天峻,是海西唯一的纯牧业县。民族相处和睦,天峻整体呈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特点,有、汉、回、蒙古、撒拉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全而深化民族团结精神,全力谱写发展稳定的新章。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 大柴旦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柴旦曾是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主战场,1956年为柴达木工作委员会、行政委员会驻地。1958年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迁至大柴旦。1959年设市,成为当时柴达木盆地政治、经...

文化 大柴旦

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泽。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区内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行委驻地柴旦镇海拔为3174米,氧气稀薄、四季不明、紫外线强、温差较大、干旱少雨、多风寒冷,空气含氧量73%,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92.9毫米,无霜期140天,属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行政区现辖柴旦镇、锡铁山镇两个镇,现有人口2万人,居住有蒙古、哈萨克、回、藏、土、撒拉、满等14个少数民族。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等特点。铅、锌、岩金、重晶石、伴生银、伴生铬等7种矿产位居全省之首;湖盐、芒硝、溴、锂、铬等多种矿产也位居全省前列。优势矿种为铅、锌、岩金、硼、锂、煤;潜在优势矿种为钾盐、镁盐、重晶石、芒硝、溴等。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7560亿元,分别占省、州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26%和38.37%。同时,区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天然草场和旅游资源。